思乡之情,无处不在!
作者:佚名|分类:经典语录|浏览:88|发布时间:2025-05-12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某个深夜,突然想起妈妈做的菜;
——听到一句乡音,鼻子一酸;
——看到月亮特别亮,心里默默问:“家里现在也是这样吗?”
古人比我们更懂这种心情。他们漂泊在外,没有高铁、没有微信,想家时只能写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就来读读这些戳心的句子,看看千百年前的人,是怎么把“想家”写得让人泪目的。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想家时,连月亮都是信使。
你望着月亮,知道远方也有人正看着同一轮月亮。那一刻,思念不再是孤独的,而是跨越千里的共鸣。张九龄没说“我想家”,但他让所有异乡人懂了:想家时,抬头看看月亮吧。这样的日子,我们每天都会遇到。比如,下班回家,路上看到月亮特别圆,是不是会想起小时候的你?

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家里的月亮,就是比外面的圆。 ”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明明是一样的月亮,但总觉得家乡的更亮、更温柔。杜甫写这首诗时,战乱让他和弟弟分散,他望着月亮,固执地相信:故乡的月光一定更清澈。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每次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窗户,看看外面的月色。
3.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
“小时候离开,老了才回来,口音没变,头发却白了。 ”
这句诗最扎心的是最后一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连家乡的孩子都不认识你了。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每次回家,都会想起小时候的自己,是不是?
4.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听到这首《折杨柳》,谁还能不想家?”
李白那么潇洒的人,也会因为一首曲子破防。音乐是最直接的乡愁触发器,就像今天听到某首老歌,突然想起小时候。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每次听起来熟悉的歌曲,都会想起小时候的你?
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个人在外地,过节时最想家。 ”
这句话,中国人用了1300年,依然精准。春节、中秋、重阳……越是热闹的节日,孤独感越强。王维用“倍”字告诉我们:想家是成倍增长的。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每次过节,都会想起远方的亲人,是不是?
想家,是中国人最深的温柔
这些诗句之所以能流传千年,是因为它们写的不只是古人的心情,也是今天的我们——
- 看到月亮会想家
- 听到乡音会哽咽
- 过节时最孤独
- 离家越久,越怕回去
如果你也想家了,不妨读读这些诗。你会发现,千百年来,人类的思念从未改变。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