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文精选:奶奶讲述屈原与粽子传承
作者:佚名|分类:作文大全|浏览:84|发布时间:2025-07-24
端午节即将来临,奶奶在院落中开始了包粽子的动作。她那双布满青筋的手,轻巧地将翠绿的粽叶折叠成一个个精致的小漏斗状,然后填充上洁白如玉的糯米,再放上一颗鲜艳的红枣,最后用细绳牢牢地绑扎好。我羡慕得不得了,也迫不及待地在旁边模仿着奶奶的动作。然而,我的手似乎并不听从使唤,不是米粒不小心漏出,就是绳子松懈了,逗得奶奶忍不住笑出声来。
奶奶突然放慢了手中的动作,目光落在手中翠绿的粽叶上,缓缓讲述起一段久远的往事:“古时候,楚国有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臣,他热爱国家胜过自己。后来楚国遭受攻破,屈原深感悲痛,抱着石头投进了汨罗江……”奶奶的声音变得低沉,眼中泛起了泪光。她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在离开之前,屈原曾在江边遇到了一位渔夫。渔夫劝他说:‘沧浪之水清啊,可以洗净我的冠缨;沧浪之水浊啊,可以洗净我的脚。’意思是让他顺应世事,保全自己。”奶奶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然而,屈原却宁愿用生命唤醒沉睡的国人,他如同江流一样,尽管曲折蜿蜒,但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奔流不息。”



奶奶的话让我心中颤动不已,我凝视着溪边的芦苇丛,它们在风中轻轻摇曳,沙沙声像是低语。我突然明白了:原来有些生命,愿意在狂风中坚守自己的姿态,不愿向风势低头以保全自己。我默默地拿起一个刚包好的粽子,走向溪边,轻轻地将其投入水中,仿佛看到那碧绿的小船悠悠地漂向远方,带走了一个纯洁的灵魂。


溪水悠悠,粽叶如舟渐行渐远;岸边的芦苇在风中起伏,沙沙声像是千年的叹息与回应——原来真正的端午,是将一个人变成了芦苇的日子:即使折断,也要向着清澈的天空,活出一根不屈的脊梁。


那挺立的姿态如同月光下的碑文,刻印在民族记忆之中,尽管岁月悠悠,但依然无法磨灭其坚韧不拔的风骨之光。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