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警句

清华教授关于法学的思考:从50句课堂语录看宪法学的魅力

作者:佚名|分类:名言警句|浏览:88|发布时间:2025-05-15

【清华教授林来梵:法学并非人人适宜】在众多高校教师中,清华大学的林来梵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深刻见解备受瞩目。他曾公开表示:“过于贫困或富裕的人都不太适合学习法律。”此言一出便引发广泛讨论。

关于这一观点的支持者认为,过分贫穷的人可能难以摆脱生活困顿带来的负面影响,容易产生偏激情绪;而富人则往往缺乏对社会底层生活的理解,两者都不利于法学的学习。然而反对的声音也指出,学科本身应该是无阶级之别的,不应以个人的经济状况来判断其学习能力。

在我看来,虽然林教授的观点可能有些极端,但他强调的是学生在心态上的准备更为重要——如果一个人不能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并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和意见,那么无论出身如何,都未必适合深入研究法学。当然,大学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塑造和完善个人价值观的过程。

除了关于社会背景的争议外,林来梵教授还以其独到的教学方式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宪法学讲义》一书中的诸多经典语录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清华教授关于法学的思考:从50句课堂语录看宪法学的魅力

"我叫林来梵。这个名字让很多人误以为我是和尚或者终有一天会出家的人。”

“有时候,出差时我会随身携带一本中国宪法典,晚上难以入眠的时候,就翻一翻它帮助入睡。”这段话不仅展现了教授的幽默感,也体现了他对宪法研究的热情。

"对于宪法解释的方法论而言,我认为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改变不能接受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如果只把宪法的精神归结为一句,那就是要把人作为人来对待。”

林教授的人生轨迹同样引人注目。他出生于1963年,在上世纪80年代赴日留学长达八年之久,2001年起在浙江大学任教,并于2009年转至清华大学至今。

《宪法学讲义》一书是林来梵教授的代表作之一,书中最后一页写道:“宪法既是国家的守护神,也是人民的保护伞。”这句话简洁而深刻地阐述了宪法的核心价值。

您认为学习法律是否与个人背景或者性格特质有关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和见解。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