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打卡第34天今日抄书/菜根谭语录两句心空则境空
作者:佚名|分类:经典语句|浏览:84|发布时间:2025-05-12
抄书打卡第34天:今天我分享两段《菜根谭》中的精彩语录:“理寂则事寂,遣事执理者,似去影留形。”“心空则境空,去境存心者,如聚膻却蚋”。这本书被誉为是中国人的处世奇书,《菜根谭》中所蕴含的智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
《菜根谭》中的这些语录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事物和事理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试图舍弃具体的事物,而只想保留其背后的理念或原则,就像企图去掉影子却留下形体一样不切实际。同样地,若我们希望脱离外部环境的影响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虚空,这就好比想要驱赶那些被腥膻吸引来的蚊虫却又聚集了引来它们的气味,显然是行不通的。
今日摘抄的第一句:“理寂则事寂,遣事执理者,似去影留形。”“心空则境空,去境存心者,如聚膻却蚋”。这一段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生活哲学:世间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离开了一花一木、一草一树乃至一丝风和一缕光,我们的内心感受便失去了支撑。

今日摘抄的第二句是:“心无其心,何有于观?释氏曰:‘观心者,重增其障;物本一物,何待于齐?’庄生曰:‘齐物者,自剖其同。’”这一段话从佛教和道家的角度探讨了观察内心的重要性及其潜在的弊端。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心中没有杂念纷扰,又何必去特意观察自己的内心呢?佛学中提到,试图通过观察心性来修行反而会给自己增加一层障碍。天地万物本为一体,并不需要刻意地去消除它们之间的差异以达到统一。
这两段话带给我的感悟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当一个人的心灵宁静且没有杂念时,做事才能更加高效并取得成功。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如何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纯净,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的挑战。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