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中班音乐教案大馒头:趣味教学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作者:佚名|分类:作文大全|浏览:89|发布时间:2025-09-01

在中班音乐课堂上,教师们常会设计一些有趣的教案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大馒头》这一主题就非常适合中班的孩子们参与其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掌握歌曲《大馒头》,同时理解歌词中的幽默感和教育意义。

教案目标:

1.引导学生使用对唱的方式学习歌曲《大馒头》;

2.借助教师提问及图片顺序帮助孩子们记忆歌词内容及其排列顺序;

3.使学生们理解并欣赏歌曲中蕴含的幽默与趣味。

活动准备:

1.预先让学生们阅读幼儿用书《大馒头》;

2.准备小麦、面粉和馒头的相关图片各两幅,以及农民伯伯及小朋友的形象图;

3.准备好含有问号与感叹号的底图。

活动过程:

(一)让孩子们初步熟悉歌词内容。教师展示带有各种符号的底图,并向学生们解释这些符号的意义和作用,接着通过一系列提问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制作馒头的过程。

1.老师首先询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它代表什么意思?”

(二)学习歌曲《大馒头》。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记忆歌词内容,老师带领学生跟随音乐节奏看图念诵歌词,在此过程中利用手势和图片来暗示他们记住歌词顺序。

1.教师与学生一起玩猜答案的游戏,通过抽取部分答句的图片并提问的方式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记忆力。

(三)进行对唱练习。教师首先示范如何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并邀请一组学生参与其中,体验问答式的互动表演。

2.接着教师指向不同的小组,要求他们按照提示演唱答句。

(四)开展即兴对唱活动。为了增加趣味性,老师随机选择个别学生或小组进行即时的问答演唱,增强课堂互动性和参与感。

中班音乐教案大馒头:趣味教学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2.教师指派不同组别的孩子依次展示他们的表演技能。

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于面粉和小麦的知识了解较少。部分学生认为馒头是直接从超市买来的或是在家中煮出来的,并不清楚这些食物背后的制作过程,更不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因此,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加入更多的背景知识介绍,比如让学生亲自体验面粉揉面的过程等,这样有助于加深他们对歌曲主题的理解。

此外,通过此次《大馒头》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学会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并且纷纷表示以后要更加节约食物,不浪费一粒米或一片菜叶。这不仅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了知识,还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

小百科:馒头作为一种传统面食,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由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它是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