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浙考作文感悟:汪啸波笔下的高中记忆
作者:佚名|分类:作文大全|浏览:84|发布时间:2025-05-12
编者序言:受浙江新闻之邀,汪啸波老师将就2016年高考作文的预测与准备进行探讨。汪啸波老师是衢州二中资深语文教师,自1982年起致力于教学一线,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幽默风趣,深受学生喜爱;他热爱写作,尤其在作文辅导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曾获得多项荣誉。
汪老师撰写的《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随想》是一篇考前作文指导的佳作,凝聚了他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内容丰富,既回顾过去,又展望未来,为考生提供了清晰的备考方向。由于报纸版面限制,本文未能充分展示全文,为了保持文章的逻辑性,特此编辑推送,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高考作文命题理应大胆创新,形式多样,富有创意。例如,体裁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题材更新颖,但具体题目难以预测。语文老师并非占卜先生,作文备考不应仅仅依赖猜题,而应注重基础,帮助学生打好功底,储备知识,理清思路,进行相应训练。
在最后复习阶段,考生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为步入成年的青年,学生应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注重个人品德、修养、意志和毅力的培养,做到三观端正、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热情友好。首先关注自己,了解自己,做一个心态阳光、充满情趣的人。
二、作为有责任感的社会人,应有慧眼和悲悯之心。观察世间百态,感受苦难人生,关怀弱势群体,怜爱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关注一些有典型意义的社会事件和热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评价。
三、作为有健康情感与欲望的自然人,应热爱生命中难忘的时刻。触发真情的作文需要真正能触动心灵的元素。关注“母校”“故乡”等事物和“生日”“毕业”等“生命中最激动的瞬间”,既有温暖的情感,也有冷静的思考。
四、作为受母语熏陶多年的文化人,应热爱文学、艺术、历史。对传统文化充满热情地去了解和亲近。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明辨慎思中,留住我们民族的根。关注“书画、民俗、先贤、建筑”等蕴含民族文化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继承和分析与批判问题。

五、作为有科学精神的学生,应学会鉴赏经典。在社会转型期,审美价值日益多元,崇高常被消解,良知易被遮蔽,自媒体悄然崛起的今天,如何看待经典是一个重大问题。经典不是一种奢华的点缀,而是蕴含文明密码的文化精华。关注读图时代,经典如何回归?追求“时尚”,“经典”怎样融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广泛阅读,多作理性剖析。

作文思索领域不外乎向内与向外:向内求索是反思自身,向外寻找则涉及方方面面。高考作文考查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更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思维品质、逻辑推理、感悟表达等立体的多维的综合能力。立论不仅是为文之本,也是为人之本,考场作文取胜的决定因素是人的自身素养。
要在高考作文中胜出,除了直接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考生还要做一个对弱势群体、文学艺术、历史现象、自然风物、民俗风情、社会现状等方面都关注的,并且都有独立思考的“有心人”。
编者按:汪啸波老师是“晚上八点”长期供稿人,幸甚!
本期编辑:娄畅
本文来源于:晚上八点公众号
作者:汪啸波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