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福格行为模型,改变生活的坏习惯!
作者:佚名|分类:经典语录|浏览:90|发布时间:2025-07-17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明明想好早睡早起,却捧着手机爱不释手;
明明决定健身运动,却留恋横平竖躺的惬意;
明明想要奋进努力,却被各种自欺欺人的借口“耽搁”
……
看着别人的Flag逐一实现,自己心中无比羡慕;看着别人宛若脱胎换骨,光彩怡人,自己内心波澜起伏。为什么别人可以实现自律,而自己总是“半路夭折”?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你不懂“福格行为模型”。
所谓的“福格行为模型”,用创始人B.J.福格的认知来说,就是人们在表明一个行为得以发生前,行为者对该行为进行的动机和操作能力。
说起B.J.福格,那可是行为设计学的鼻祖,斯坦福大学行为设计实验室创始人。他擅长人类行为研究,善解人类行为的重大谜题,还提出了被世人奉为圭臬的“福格行为模型”。
他独到的想法,精深的见解更是吸引了大批人前来拜师,其中Instagram创始人Kevin Systrom和Mike Krieger、Clubhouse联合创始人Rohan Seth都是他的学生,故而,他被人们冠称“硅谷亿万富翁制造机”。
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学生被谷歌、Uber、Facebook疯抢,可以说,诸多国际知名企业中的高管几乎都能看到福格学生的身影,人们都戏称他是“世界级大厂的高管发射器”。
如果说一个人的辉煌叫成功,那么成就多人优秀应该称得上是成就了。作为“全球企业追捧的产品导师”,他的课程从来都是一票难求,像苹果、宝洁、耐克这些国际大牌企业更是相继组团购买。

为了帮助更多人实现个人转变,他还创办了“微习惯学院”,全球超过12万人受益。
他编写的《福格行为模型》书籍一经上市,便圈粉无数,甚至有人为买断纽约巨型广告屏,只为了让它被更多人看到。它也为此连续三周蝉联《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并被评为亚马逊2020年最佳商业和领导力书籍。
就像B.J.福格所说:“无论你的现状和理性之间有多大的差距,这本书都能帮助你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跨越这个差距。这意味着,你不会再有停滞不前的感觉,意味着你可以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
那介绍了这么多,你一定好奇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是围绕什么主线进行展开的呢?
其实《福格行为模型》这本书可以说是一切行为设计书籍的概念源头,是所有习惯养成书籍的理论基础。全书围绕着“让你的‘心想事成’像自来水一样简单”的理念进行阐述剖析。在书中,你不仅能够看到B.J.福格对于福格行为模型的拆解和洞悉,揭示驱动人类行为的3个关键因素,还能透过每个要素解析其们为人类行为带来的重要作用和激发行为改变的高效方法。
本书以设计情绪设计行为和以高频率小成功改变习惯的小妙招调动了大家的共鸣点,让广大读者看到了福格行为在个人自律之路上的优势和好处所在;涵盖15种人生情景与挑战、300个微习惯配方、100种庆祝方式的福格行为设计工具箱更是可以手把手教会人们如何自我减重减压、改变生活中的坏习惯,从而提升个人效率,实现自律自由。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提到的:“福格行为模型”可以被定义为B=MAP。拆解开来就可以罗列为这样一个公式:Behavior 行为=Motivation 动机+Ability 能力+Prompt 提示。其中,动机是人们做出行为的一种潜在欲望,是人们相由心生的想法;能力是人们去完成某种行为的能力;提示则是人们对于自己即将开始的行为发出的一种心理暗示和指示信号,这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完备,才能真正促使行为发生。

很多人之所以自律失败,并不是他们天生很差劲,而是在打破舒适圈的时候,没有触发到一个可以让自己长期坚持的点。罗曼·罗兰曾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人们的天性就是喜易厌难,所以B.J.福格希望他通过的观点提醒大家:“要让行为简单到随时随地都能做,不断问自己“我怎样才能让事情更容易。”毕竟,只有先行动起来,才有进一步改变的可能和机会。
这本书把复杂的习惯原理变成了简单的操作指南。无论你是想健身,还是希望经营好家庭生活,抑或是想知道如何实现目标,都可能从书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 家庭教育首席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 孙云晓
这个世界从不缺“牛人”,拉开人与人差距的往往就是持之以恒的“自律”。一个真正内在强大的人,通常对自己都有一股“狠”劲儿,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会严格要求自己,打造好自己,保持始终如一的自我管理。愿你我都能掌握福格行为模型,切实可行的化解生活难题,做一个“化茧成蝶”的高度自律者。与君共勉!
(本文完,图源于网络,侵删)
我是@拾月屿,愿与您生活,聊共鸣,同成长,看人生。欢迎关注~
#自律#习惯#遇见好书#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