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甲骨文中闪耀的高考作文,川大奇才现状揭晓!

作者:佚名|分类:作文大全|浏览:84|发布时间:2025-09-13

一位名叫黄蛉的四川绵阳盐亭县考生,在高考时以甲骨文书写作文,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他的家庭背景普通,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他和外婆生活在一起。从小,他就对村里的古庙里发现的刻有奇异符号的铜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线条古朴、形似图画,激起了他对古文字的好奇心。

高中时期,黄蛉就读于绵阳南山中学,成绩一般。2008年高考失败后,他选择复读。在复读期间,他遇到了语文老师蒲体超,在课堂上学习了甲骨文“对”字的演变,这让他对甲骨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自学甲骨文,阅读《说文解字》,抄写拓片,掌握了约八百个字符。课余时间,他还经常去县城书店查阅古文字书籍,笔记本上满是字形和释义。然而,由于精力分散,他的文化课成绩并没有显著提高,这也为后来高考的低分埋下了伏笔。

2009年,黄蛉在高考语文考试中选择了用甲骨文书写作文,题目是“熟悉”。由于甲骨文中没有“熟悉”二字,他用了“深入了解”来替代,写了一篇近千字的文章,其中夹杂了一些金文和小篆,描述了他对故乡的记忆。面对这份陌生的试卷,阅卷老师束手无策,紧急召集古文字专家进行翻译。专家确认文章内容偏离题目,词汇简单,只给了6分,加上2分的“辛苦分”。黄蛉的高考总分为428分,勉强达到三本线。他的作文照片传到网络上后,引发了热议,网友们称他为“古文字达人”。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提出免学费的条件,但专业不符合,他拒绝了。复旦大学刘钊教授接待了黄蛉,查阅了他的笔记,认为他有天赋但基础不牢固,建议考研深造,但没有破格录取。最终,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特招他入学,并调至本部,聘请退休教授何崝进行一对一指导。

甲骨文中闪耀的高考作文,川大奇才现状揭晓!

在四川大学,学校为黄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历史文化学院的古文字研究室堆满了《甲骨文合集》等典籍。何崝教授指导他研读甲骨文,布置分析字形流变的作业。然而,黄蛉的学术态度并不严谨,经常引用未经考证的网络资料,作业中漏洞百出。他在同学间大谈特谈,宣称自己能倒背甲骨文字典,但常常认错常见字符。一次,他声称研究《文心雕龙》,却被何崝澄清从未教授过相关内容。2011年,何崝递交了辞呈,称黄蛉浮夸难教,学术根基薄弱,辞去了导师职务。随后,黄蛉转入历史系,放弃了甲骨文的研究。2012年,教育部禁止高考作文使用非规范文字,黄蛉的经历再次被媒体提及,但多以笑谈的形式。他以普通成绩毕业,没有继续深造,具体去向无人知晓。有人认为,他以低分进入985高校,人生已经圆满;也有人叹息他未珍惜机遇,辜负了天赋。

甲骨文中闪耀的高考作文,川大奇才现状揭晓!

甲骨文中闪耀的高考作文,川大奇才现状揭晓!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