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鞍山千山景区(鞍山千山作文)

作者:佚名|分类:作文大全|浏览:84|发布时间:2025-07-22

力上千山我为峰(鞍山千山景区)

千山

梨花漫谷千树白,春风渲染着别样的风采。拥有九百九十九峰的千山属长白山余脉,遥看千山层峦叠嶂,宛如青莲接天,故又称千朵莲花山。千山以奇峰、俏石、古庙和梨花四大景观闻名,自古有关东第一山的美誉。

梨花漫谷千树白

脑海深处始终有一幅斑斓的画面,那就是千山的夹扁石,仿佛是童年的某一天在那里穿越过,长辈们偶尔提及,便成了记忆。其实那时并不记事,但千山却挥之不去,当再一次踏上千山,已相隔半个多世纪。

云潭

千山万壑,博大精深,祈福的看天成佛,探险的走仙人台,老夫颂黄昏,还是沿着经典的路线行走,毕竟此行还陪同九旬的老母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她在鞍山工作十多年,可一次也没到过千山。乘坐景区的观光车来到五佛顶索道站,索道站的工作人员对高龄的老人登临感到惊讶,临时暂停索道线,让老人安全地上缆车,并通知上站作好接客准备。

普安观

来到索道上站不远处的普安观,这是千山众多古庙中最高的一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最初是佛教的西明庵,寺僧普安在此修行,清乾隆年改为道观。如今的普安观借山起势,三官殿居中,东有财神殿,西有老君楼。观中有联:一卷黄经琴作伴,半帘明月梦相随。观于山中山可观,山中有观可观山。妹妹陪同母亲在普安观休息,商量好山门汇合,便开启了登山之路。

手杖助我重抖擞,欲上青天数莲花。通向五佛顶的山路崎岖不平,岩松见缝而生,山花有土烂漫。一鼓作气攀上峰顶,旗风猎猎,五尊石佛披红挂彩,稳坐山巅。五佛的传说源自唐太宗李世民,那应该是他亲征辽东的倥偬之余,某次登临佛顶山观景,疑惑山顶无佛,随行僧人立刻造访,立了五尊石像。岁月流逝,石像损毁严重,上世纪九十年代,景区重塑石佛五尊,使五佛顶名副其实。

五佛顶

五佛顶海拔554米,是千山第二高峰,仅次于南区的仙人台,经典的北区攀爬线路从无量观开始,以五佛顶为终点。此行借助索道,从上往下,可以节省体力,但沿途是一个接一个的山头,所谓省力也是相对的。

过云亭


回望五佛顶

转山来到过云亭,回望五佛顶,峭壁峥嵘,山脊的石阶上游人如豆。此时不断有游客从佛手峰方向走来,大都气喘吁吁,询问后多为一早进山,已攀爬了三、四个小时。遵道而行,值得鼓励,前方佛顶,胜利在望。

佛手峰


玉霞关



金鸡卧巢


绝处逢生

佛手峰海拔516米,以形状得名,此峰为花岗巨石,峰顶片柱形,并列四五个峰头,酷似曲张的手指,妙趣横生。这一段山路称作青蛇岭,通向脊顶处的玉霞关。苍松环绕黄色的巨岩,一条狭路从岩缝中穿越,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玉霞关附近山景佳绝,几处小小石峰,以“金鸡卧巢”、“绝处逢生”和“蓬莱仙岛”命名,行于其间,左右辗转,如青蛇斗折,名不虚传。

握拳石

鞍山千山景区(鞍山千山作文)

天外天

翻过握拳石,来到天外天。此处海拔490米,道有三叉,一路向下通向龙泉寺,另一路向东通往天上天。岩石上刻有“天外天”三字,登顶南望,千山中部诸峰,尽收眼底,据说天清气朗时,北望可见辽阳的白塔,能穷千里目,确实天外天。

望天蛙


探海松


一字天

继续向东,行行重行行,九重天,七重天,望天蛙,一字天,似乎和天较上了劲。狭窄的天路仅供一人穿行,人在走,天在看。

鹦鹉洞


小黄山


振衣岗

从天外到天上,拼了半条老命,感叹岁月不饶人。天上天,千山景区的精华所在,头顶白云环绕,脚下幽壑生风,怪石林立。树无土能生,石无根能立,也许这就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小黄山是千山最美的景观之一,小黄山顶有许多奇石、怪石,如同天上的精灵在舞蹈一般。振衣岗上有着雄伟壮丽的风景,如一副画卷一样。沿着缘溪栈道走向山门,一路梨花相伴,无量惬意。不问风光有聚散,万水千山总是情。

鞍山千山景区(鞍山千山作文)

慈云殿


无根石


木鱼石

树无土能生,石无根能立,也许这就是道,道可道,非常道。无根石下,有一块椭圆形的青石,石面有几个半圆的凹坑,若用木鱼敲击,会发出音乐的节奏,于是就有了这样一首歌曲:“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中的主题曲,剧中有在千朵莲花山寻找木鱼石的情节,找 的应该就是这块石头。

祖师塔


藏真塔


攀岩

从无量观拾阶而下,道旁不时出现风格各异的密檐式宝塔,有祖师塔、葛公塔、八仙塔、藏真塔,建塔年代早起辽金、晚至民国,每座塔都对应着千山浓厚的人文故事。攀岩是千山最具挑战性的项目之一,不仅需要身体上的力量,还需要脑袋和智慧来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攀岩的过程中,你会经历从原始森林到雪原、石壁,甚至是冰川等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在攀岩的旅途中,你将会遇到各种有趣的人和故事,也会领悟到人生的真谅和意义。

莲花石

沿着缘溪栈道走向山门,一路梨花相伴,无量惬意。不问风光有聚散,万水千山总是情。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