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备考作文之六:风雨与前行的姿态
作者:佚名|分类:作文大全|浏览:84|发布时间:2025-05-12
中考备考作文之六
在风雨中前行,在源头处生长
少年时读到「竹杖芒鞋轻胜马」,只当是苏东坡在雨中漫步的闲适;后来才明白,那芒鞋踏破的不是山间碎石,而是命运的千沟万壑。千年文字里流淌的哲思,像暗夜里不灭的星火,指引着我们在人生的崇山峻岭间寻找自己的路。
黄州城外的雨,落在苏轼的竹叶笠上,也落进千年后的课本里。当现代少年在考场上写下「一蓑烟雨任平生」时,或许还不曾经历宦海沉浮,但总会在某个晚自习后独自面对滂沱大雨。我曾在市中学生辩论赛上遭遇惨败,暴雨中的归途像被揉皱的宣纸。但想起课本上那个在雨中吟啸的诗人,突然明白: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躲过多少风雨,而在于在风雨中依然保持前行的姿态。就像校门口那株木棉,越是暴雨如注,越要将根系深扎。
杜甫笔下的泰山,是每个少年心中的珠穆朗玛。去年暑假参加登山训练营,我在海拔三千米处几欲放弃。这时向导指着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山巅说:「当年杜甫望岳时,泰山可比这高多了。」刹那间,「会当凌绝顶」的诗句如晨钟震响。原来先贤早已告诉我们:山的高度不在海拔,而在攀登者的心志。那个夏天,我不仅征服了人生第一座雪山,更在日记本上写下:「真正的绝顶,是永不停息的攀登。」
朱熹的方塘,倒映着知识海洋的粼粼波光。表姐在贫困山区支教时,发现孩子们对「问渠那得清如许」的理解竟比城市学生更深刻。原来他们每天要翻两座山去挑水,最懂得活水的重要性。表姐用这个诗句启发学生:知识就像山涧清泉,既要不断汲取,更要让它在心田流动。去年教师节,我收到她寄来的学生作文集,扉页上孩子们用歪扭的字迹写着:「我们要做自己的源头活水。」

站在青春的门槛回望,课本上的诗句早已化作生命的年轮。苏轼的蓑衣教会我们与风雨和解,杜甫的泰山让我们看清攀登的真谛,朱熹的方塘提醒我们保持心灵的澄明。这些穿越千年的智慧,不是刻在石碑上的训诫,而是流淌在血脉里的基因。当我们把诗句种进生活的土壤,终将在某个清晨看见,思想的嫩芽已长成参天大树。
(责任编辑:佚名)